馮延巳 鵲踏枝 (五代)


誰道閒情拋棄久?每到春來、惆悵還依舊。日日花前常病酒,不辭鏡裏朱顏瘦。
河畔青蕪堤上柳,為問新愁、何事年年有?獨立小橋風滿袖,平林新月人歸後。

 

 

首句使用反詰語氣,代表他沒有拋棄閒情,閒情是指閒閒沒事所產生的愁情,而能夠產生閒情的人大多是富貴人家。
首句便將此篇主旨寫出,後面將這件事具體化,而詞中常使用「春、秋」兩個季節,因為兩者皆是不穩定、在變動的過渡期,不同於夏是繁盛的極致,冬是凋零的極致,季節不穩定也代表心情的不穩定,而三月暮春花正在凋零,詞中多用暮春表達傷感,但馮延巳不同的是,春天一來就開始傷感,春一來就擔心它會走,春季的每一天都在惆悵,每一年的春天都和往年一樣惆悵。


病酒的意思代表喝酒喝到很像生病,是一個非常頹廢的狀態,且在鏡中青春的容顏看起來非常消瘦,但他卻「不辭」,不辭代表不推辭,在婉約的詞中卻已是積極,而詞中人已陷溺在惆悵的氛圍裏面。

 

上片寫春來,下片則寫春去。上片是彩色(花、朱顏),下片則從綠色(蕪、柳)變為黑白。

柳又代表離別之意,柳會飄動擺盪,欲去還留,並且是低垂的,對映情緒也是低垂的。

蕪是草,也有離別之意,詞中人便是在向春道別。每年的春來,對他來說都是新的一個經驗,所以稱為新愁。


小橋不能解釋為小樓,是因它是一個連接之物,人站在橋上,代表從某處過渡到某處,也指春去的過渡期,他正在送春走。
風滿袖,看似飽滿,但以空填空,卻更加空虛,表現出春走了的空虛感。

平林,林木看起來一樣高,代表是遠觀的角度。新月,微弱的月光。人歸後,眾人皆離去,只剩詞中人獨立於橋上,只剩他在惆悵春的離去。

此景幾乎是一片黑暗,代表他內心情懷也是如此。

 

*勿轉載、抄襲*

arrow
arrow

    Cat0u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